一、明确VI设计需求:避免“为设计而设计”
企业在寻找设计公司前,需先厘清自身需求,避免陷入盲目比稿的误区:
品牌诊断先行:通过内部研讨或第三方咨询,明确品牌升级的核心目标。例如,是解决现有VI系统陈旧导致的认知模糊,还是因业务拓展需要建立子品牌视觉体系?
界定设计范围:
基础系统:Logo、标准色、字体、图形延展等核心要素;
应用系统:办公物料、产品包装、空间导视、数字界面等场景适配;
管理需求:是否需要设计公司提供VI手册标准化模板及后期使用指导。
预算分级规划:将预算分为创意设计费(占比60%)、应用延展费(30%)、后期运维费(10%),优先保障核心视觉元素的独创性投入。
二、筛选专业公司的六大核心维度
策略思维与品牌理解力
专业VI设计公司应具备“策略先行”的能力,而非单纯追求视觉美感。可通过初步沟通考察其是否主动询问品牌定位、竞争对手分析、用户画像等关键问题。例如,某母婴品牌VI设计中,优秀团队会深入调研妈妈群体的情感诉求,而非仅提供“可爱风”方案。
全案经验与行业适配度
优先选择服务过同赛道企业的公司:食品行业需擅长色彩心理学与食欲激发设计;科技企业则要求具备数据可视化、极简主义表达能力。
警惕“万能型选手”:宣称能通吃所有行业的设计公司,往往缺乏深度行业洞察。
原创能力与版权保障
要求查看Logo设计的手绘草稿、创意推导过程稿,确认非模板化设计;
合同中明确著作权归属,要求提供字体、图形的商用授权证明,规避侵权风险。
案例库的体系化程度
优秀案例需呈现三大特征:
视觉统一性:基础元素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保持高度一致性;
文化渗透力:如某茶饮品牌将“东方美学”融入杯贴、门店空间乃至员工制服;
延展前瞻性:预留设计扩展空间,例如Logo图形可拆解为独立符号用于短视频角标、IP衍生品。
团队配置的专业性
VI设计需要跨领域协同,核心团队应包含:
品牌策略师:负责市场定位与视觉策略制定;
资深平面设计师:主导图形创意与标准化输出;
空间体验设计师:确保VI在三维场景中的落地效果。
服务流程的标准化
专业公司通常提供“五步法”服务:品牌调研→策略提案→核心元素设计→应用延展→VI手册交付。需重点确认其是否提供《品牌视觉应用规范》培训,避免企业内部滥用导
结语
VI设计是品牌资产的长期投资,选择专业公司本质上是选择“战略共创伙伴”。企业应以品牌价值提升为标尺,既关注视觉冲击力,更重视设计背后的策略穿透力。当Logo的色彩成为客户的情感记忆,当图形符号化作行业的认知共识,VI便真正完成了从视觉到价值的升华。